![[companyname]](/template/whkdhly/images/logo.jpg)
9個老人中1個患老年癡呆
9月21日是“世界老年癡呆日”。記者昨天從本市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在全市九大醫院門診舉行的老年記憶障礙及癡呆義診咨詢活動上獲悉,調查數據顯示目前本市患阿爾茨海默病(俗稱“老年癡呆癥”)者約十幾萬人,60歲以上老年人中該病患病率達11.2%,也就是說9人中就有1人患病,高于全國該病患病率的4.8%。
據武警后勤學院附屬醫院腦科中心神經內二科副主任王毅介紹,由于起病隱匿、早期篩查率低、藥物等干預不及時等因素,很多老年癡呆癥患者不僅病程發展較快,而且生存質量偏低。
阿爾茨海默病早期臨床表現為認知和記憶功能下降并不斷惡化,日常生活能力進行性減退,患者常常很難想起近期的事情和談話、置身于社交環境之外或對之表示冷漠、判斷力差、容易遺失物品、在原本熟悉的環境中可能迷失方向等。
隨著記憶障礙的日益嚴重,患者會不能獨立生活,言語功能也會受到影響,還會出現精神行為障礙。因此,老人平時應多走出去交流和學習,增加大腦訓練,若出現以上現象和癥狀,應立即到正規醫院的專科門診,以盡早明確診斷、對癥治療。